网站首页>问答首页>中隔子宫还能生育吗?

中隔子宫还能生育吗?

来自优孕管家 的问题 2022-10-20
中隔子宫还能生育吗?
泰国试管婴儿
264人浏览
指导意见:

中隔子宫是子宫异常中最常见的一种,易出现复发性流产、胎位异常等,剖宫产率较高。有研究认为,子宫中隔处的内膜及血流异常不足以支持胚胎种植及进一步发育,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中隔子宫由于其宫腔变形率较高,容易发生复发性流产,其中不全中隔的妊娠结局最差,可能与其宫腔相对不完整有关。中隔子宫妊娠后早孕时流产率明显升高,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子宫发育异常。与其他类型子宫畸形相比,残角/单角子宫和不完全中隔子宫妊娠胎位异常的发病率最高(分别为76.67%和69.5%)。完全中隔子宫合并妊娠的剖宫产率显著增加,双角子宫和不完全中隔子宫的早产和胎盘早剥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合并妊娠的孕妇。

 

对于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不孕、复发性流产以及计划行辅助生殖技术的中隔子宫患者,妊娠前行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可于腹腔镜或超声监测下手术。有学者研究比较腹腔镜和超声监测下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中隔残留发生率及术后足月产率,发现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超声监测费用低、创伤小,并发症少。有研究认为,妊娠前采取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放环术,术后对患者行人工周期,可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并可预防宫腔粘连的发生,术后3个月行宫腔镜探查+取环术,患者术后妊娠率显著提高。

 

国内有研究对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术前与术后进行比较发现,不孕率、流产率分别由46.4%和56.7%降至27.5%和5.0%,活产率由6.7%升至53.3%。另有国外研究报道,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后,有复发性流产史的患者流产率由88%降至14%,足月活产率由3%升至80%,并能显著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体质量。

 

由此可见,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可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对于无不良孕产史的患者,不建议常规行中隔切除术,因为手术本身会增加宫腔粘连和不孕的风险,要综合评估,慎重选择手术。

约翰·威尔考克斯 专家
专注于试管婴儿,辅助生殖
已帮助 9552
相关推荐
孕期哪几次超声必须要做?
优孕管家 2022-10-20 307人浏览
最佳回答:

 

早孕期超声(停经6-8周)主要为了明确是宫内妊娠,判断单胎或者多胎。还可以通过CRL(胎儿头部到臀部的长度)来确定孕周和预产期。

 

NT(11-13+6周)主要是为了再次核实孕周,测量NT(nuchal translucy)的厚度NT检查就是通过超声测定胎儿透明层的厚度,NT增厚提示胎儿有胎儿畸形的风险。胎儿颈后透明层的增厚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先天性愚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等先天性疾病有关,胎儿颈后透明层增厚,胎儿异常的概率非常大。如有胎儿NT有异常,需要进一步做羊水穿刺检查。

有些结构早孕期无法显示,而中孕期就可以对宝宝严重的结构异常作出筛查。大排畸的检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三维彩超,另一种是四维彩超,相对于三维的彩超来说,四维的彩超直观性好,图象清晰,可以排查畸形。四维彩超的最佳时间是因个人而异的,不同时期做四维彩超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一般而言孕期四维排畸检查分五个阶段,其中第三次是排畸的最佳时期。

 

宝宝发育监测(28-32周)此时可以监测宝宝的生长速度、发育情况以及发现一些在孕晚期才表现的胎儿结构异常如脑积水等。

临产前的监测(37-41周)主要对宝宝的胎位、生长、羊水做密切的监测,为分娩做充足的准备。

是否是“一劳永逸”的辅助生殖技术?
优孕管家 2022-10-20 213人浏览
最佳回答:

其实,“成功”的概念有多个层面,包括获得足够数量的卵子用以储存、卵子在解冻后得以存活、保证未来活产(胎儿脱离母体时有自主呼吸)的可能性。换言之,参与的女性只是经历了的第一步。冷冻的卵子是否能成功复苏并受精植入母体依然充满未知数。与此同时,寻求社会性的女性通常年龄较大,这也意味着她们往往会面临更大的生育风险及更沉重的育儿负担。

虽然为各种原因而延迟生育的女性提供了一种选择,但使用解子试图受孕的前景仍不明晰。从个体生命历程来看,并没有持久地改变女性生命轨迹中的重要事件,只是带来了暂时性的延缓。社会性给了单身女性继续寻找对象的时间,但这对现代爱情关系的基本特征没有任何影响,找到可以孕育共同生命的合适伴侣依然是关键过程。对于非单身女性而言,社会性也不是解决潜在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的办法。尽管如此,冷子的吸引力恰恰在于它能让卵子的生物钟与生命历程中的其他时间同步,但经历的女性要处理想象中的生物时间表和社会时间表之间可能存在的不一致。

女性对社会性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目前晚婚晚育等社会问题的存在。大多数女性重视生育问题,往往会在生育延迟中强调自身的安全感与责任感,既保有传统时间观念中生育健康孩子的希望,又践行现代社会时间观念中为孩子创造稳定环境的责任。换言之,女性无意借助来挑战或对抗现存社会结构中各种对于女性的约束和规训,只不过是缓解自我焦虑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