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体外受精的备孕者,通常会在月经周期的第二天启动促排卵治疗,但这并非适用于所有人,治疗时间需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生育计划灵活调整。促排卵治疗的核心目的是促使卵巢内多个卵泡同步成熟,以期提高试管婴儿技术中胚胎移植的成功率。通常,当卵泡直径达到约18毫米时,便开始注射促排卵药物,这时卵泡的成熟度更高,注射时间需根据个体卵泡的发育状况来决定。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律或卵泡成熟较慢的个体,促排卵注射通常安排在月经后的第15至16天;而对于卵泡成熟速度较快的个体,即使月经周期较短,注射时间也可以相应提前。一般来说,促排卵药物在月经前14天开始服用,多数人选择在月经第二天开始,因此每个人的促排卵时间差异是正常的。
具体注射促排卵药物的时机,还需根据所选择的生育方案而定:对于采用长期降调方案的患者,对月经开始日期的要求并不严格,促排卵注射可以提前开始。比如,若在月经第二天进行下调注射,促排卵通常会在28至35天后启动,而非等待月经来潮。对于采用拮抗剂方案的患者,由于上一个月经周期未进行药物干预,激素水平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延长而下降,因此建议从月经第二天开始注射促排卵药物。身体状态的变化也会影响注射时机,若注射时间推迟,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此外,在体外受精的促排卵过程中,若采用超长方案等,通常在月经后的第2至3天开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