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一妇科常见病症,实为子宫内膜细胞在子宫腔外安家落户。通常,子宫内膜细胞应在子宫腔内生长,但因其与盆腔相连的输卵管,这些细胞有可能误入歧途,在子宫外生长。此病多见于育龄女性,青春期前罕见,绝经后病变则可能逐渐缩小或退化。
病症呈现多样,以下为其中几种:
1. 痛经加剧。这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常在月经前1至2天开始,并在月经第一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轻。严重时,疼痛剧烈,常规止痛药可能无效。
2. 月经异常。可能表现为月经过多或不规律,这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有关。
3. 性交疼痛。当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阴道直肠转移时,性交时可能会感到疼痛(深部压痛)和经期排便增加。
4. 不孕不育。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不孕率高达40-50%,主要原因是该病症可能引起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怀孕。
5. 其他症状。如子宫内膜异位症位于膀胱,可能导致尿频、排尿疼痛和血尿。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症的关系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患有此症的女性在治疗周期中的妊娠率较未患病者显著降低。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体外受精(IVF)治疗,但妊娠率可能低于其他治疗方法。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多种选择,包括手术治疗、激素药物治疗等。手术治疗通常通过腹腔镜进行,可提高生育能力并减轻疼痛。激素药物如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等,可缓解疼痛症状,但可能抑制排卵,影响怀孕。
预防措施包括:
1. 适龄结婚生育。
2. 避免月经期间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经期避免性活动,及时治疗宫颈粘连等疾病。
3. 药物避孕。
4. 预防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如剖腹产时保护伤口,人工流产时避免子宫内膜反流等。